在人体的复杂构造中,肌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赋予我们运动的能力,支撑身体的日常活动,还对维持身体代谢平衡、保护骨骼健康意义重大。然而,当今有一种悄然来袭的健康问题正威胁着许多人的肌肉健康——肌肉减少症。今天,就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病症,一起探寻有效的防制方法。
一、背景
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主要是指与增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力量以及躯体功能的下降。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体的肌肉会如同逐渐生锈的机器零件,出现质量减轻、力量变弱以及功能衰退的情况。从微观层面来看,肌少症是由于肌肉纤维的数量和直径减小,肌肉内脂肪和结缔组织逐渐增多,导致肌肉的整体效能大不如前。肌肉减少症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不容小觑。在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肌少症患病率可高达67.1%。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久坐不动的工作模式、缺乏运动以及不健康的减肥方式等,肌少症的发生正逐渐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二、临床表现
1.力量减退: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肌肉力量明显下降。比如,原本轻松就能提起的重物,现在却感觉十分吃力;以往能够自如拧开的瓶盖,如今也变得费劲;甚至简单的握拳动作,力度也大不如前。
2.行动迟缓:走路速度显著变慢,步伐变小,行走时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且身体的协调性变差,上下楼梯、起身坐下等日常动作都变得缓慢且艰难。
3.容易跌倒:由于肌肉力量不足和身体平衡能力下降,患者在日常活动中更容易失去平衡,导致跌倒的风险大幅增加。一次看似普通的跌倒,对于肌肉减少症患者来说,可能就会引发严重的骨折等后果。
4.身体虚弱:常感觉身体乏力、疲倦,即使没有进行过多的体力活动,也会觉得精力不济,日常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受到明显影响。
5.外观变化: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四肢肌肉萎缩,看上去四肢较为纤细,皮下脂肪相对显得更为突出。
三、危险因素
1.年龄因素:年龄是肌肉减少症最为主要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肌肉合成代谢能力下降,分解代谢相对增加,导致肌肉量和力量不断流失。
2.营养缺乏:蛋白质摄入不足是关键因素之一。蛋白质是构成肌肉的重要物质基础,中老年人体内蛋白质分解大于合成,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实际上比青壮年时期还要略高,若不能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摄入,就会加速肌肉的流失。此外,维生素D缺乏也与肌肉减少症密切相关,维生素D不仅有助于钙的吸收,还对肌肉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3.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身体活动,尤其是缺乏力量训练,会使肌肉得不到足够的刺激,导致肌肉逐渐萎缩。现代生活中,人们出行依赖交通工具,工作长时间久坐,运动量大幅减少,这无疑增加了肌肉减少症的发病风险。
4.慢性疾病:许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肿瘤、心力衰竭等,会引起身体代谢紊乱,加速肌肉的消耗,进而增加肌肉减少症的发生几率。神经系统或骨关节系统疾病导致活动减少,也会因肌肉废用而出现萎缩。
5.不良生活习惯: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干扰身体的正常代谢过程,影响肌肉的健康,增加肌肉减少症的患病可能性。
四、健康危害
1.增加跌倒与骨折风险: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下降,使得老年人在日常活动中极易跌倒,而肌少症往往又与骨质疏松并存,一旦跌倒,发生骨折的概率大大增加。髋部骨折等严重骨折可能导致患者长期卧床,进而引发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2.降低生活质量:肌肉减少症导致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下降,坐立、行走、举物、登高等日常活动变得困难,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其生活质量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3.影响慢性疾病预后: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肿瘤、心力衰竭等慢性临床疾病相互影响,加重病情,显著增加这些慢性疾病的不良预后风险。
4.免疫力下降:骨骼肌作为人体最大的蛋白质储存库和重要的葡萄糖代谢器官,其减少会引发营养不良,损害免疫系统,导致内分泌代谢异常,增加老年人患流感、肺炎、肿瘤等疾病的风险。
五、防制方法
1.营养均衡:
(1)保证蛋白质摄入:健康老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为 1.0 - 1.2g/kg,肌少症老年患者则需达到 1.2 -1.5g/kg,合并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在 1.5g/kg以上,且优质蛋白质需占比 50% 以上。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包括肉、蛋、奶、鱼、虾以及大豆及其制品等,应将蛋白质均衡分配到三餐中。例如,一位体重 50kg 的老年人,每天需摄入蛋白质 60 - 75g,可通过合理搭配食物来满足需求。
(2)补充维生素 D:鼓励老年人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促进体内维生素 D 的合成。对于维生素 D 缺乏的人群((25 (OH) D) 浓度 < 50nmol/L),可适当补充维生素 D 制剂。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 D 的食物,如蛋黄、全脂奶等。
2.科学运动:
(1)抗阻训练为主: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举哑铃、拉弹力带等,能有效改善肌肉力量及功能。建议每周进行 2 - 3 次,每次 30 - 60 分钟,至少持续 12 周。
(2)结合有氧运动:可选择 6 分钟步行、健身舞、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改善心肺功能和运动耐力,加强对抗阻训练的适应。每次有氧运动时长建议 10 - 20 分钟;若单独进行有氧运动,可延长至 30 - 45 分钟,每周至少 3 次。
3.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尤其是老年人以及存在肌肉减少症高危因素的人群,通过专业的评估手段,如测量小腿围、进行 SARC - F 量表自评等,早期发现肌肉减少症的迹象,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4.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减少慢性疾病对肌肉健康的不良影响。
肌肉减少症虽然是与年龄增长相关的常见问题,但通过科学的营养干预、合理的运动锻炼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养成,我们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延缓其发生发展,保持肌肉健康,让生活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