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科学认知与防范之道

作者:健康教育科 时间:2025-09-25 点击数:

运动有益健康,但处理不当却可能带来损伤。了解运动损伤的真实成因、身体反应过程及科学防治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安全地享受运动乐趣。

一、运动损伤的本质:修复与损耗的赛跑

动损伤主要源于身体承受的机械负荷与组织修复能力之间的失衡。

1.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

急性损伤:通常由一次性、突发性的过大外力导致,如韧带扭伤、肌肉撕裂、骨折等。其机制是组织在瞬间承受的应力远超其极限,造成细胞结构破坏。

慢性劳损:由反复的微小损伤积累而成。每次运动都会造成肌肉、肌腱、骨骼等组织的微小撕裂,充足休息和营养会使身体“超量修复”,变得更强。但若休息不足或运动频率过高,微损伤累积速度超过修复速度,便会引发持续炎症和组织退化,如网球肘、跑步膝。

2.过度运动的极端风险:横纹肌溶解

极端情况下,超出身体承受能力的剧烈运动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这是由于肌肉组织严重受损,肌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大量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新闻中“90后小伙疯狂健身进ICU”便是典型案例,其肌酸激酶(CK)指标高达正常值的上百倍。

二、 身体如何应对运动损伤?炎症与修复的复杂舞步

当发生运动损伤时,身体会启动一套精细的炎症与修复反应:

1.炎症反应启动:肌肉等组织因离心收缩或高强度运动出现微损伤时,会释放称为“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的危险信号,募集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到损伤部位,清除坏死物质。

2.修复阶段:随后,巨噬细胞(另一种免疫细胞)被激活。它们先表现为促炎的M1型(清理损伤现场),随后极化为抗炎促修复的M2型,分泌因子促进肌母细胞分化和组织再生。这个从“促炎”到“抗炎修复”的转换过程至关重要。

3.慢性疾病中的修复异常:在肌少症等慢性肌肉疾病中,上述炎症反应和修复过程可能失调。适度运动则有助于逆转年龄相关的促炎状态,改善肌肉健康。

三、 科学预防:防患于未然是上策

预防运动损伤需要系统性的策略,而非简单避免运动。

1.个性化评估与循序渐进:运动量和强度应循序渐进地增加,避免“平时不练,一时猛练”。对于有长期高强度运动计划或有潜在健康风险者,建议预先进行心肺评估(如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心肺运动试验(CPET)等)。

2.重视热身与整理活动:充分热身能让心血管系统逐渐适应运动状态,减少突发心脏事件的风险。运动后的整理活动则有助于恢复。

3.强化核心与稳定肌群:强大的核心肌群是所有运动的基石,能有效传递力量,保护脊柱和四肢关节。

4.交叉训练:结合不同运动形式(如力量训练与有氧运动交替),可以全面发展身体素质,避免单一动作模式下的重复性劳损。

5.倾听身体信号:学会区分“好的疼痛”(运动后肌肉酸痛)和“坏的疼痛”(关节锐痛、局部刺痛)。出现后者时,应立即休息并评估。

6.合理营养与充足睡眠:均衡营养为身体修复提供原料,充足睡眠则是修复过程高效进行的关键保障。

四、 科技助力运动损伤防控

科技正在为运动损伤的预测、预防和个性化处理提供新方案:

生物力学建模与可穿戴设备:研究者们正尝试通过融合个性化骨骼形态预测、生物力学建模与可穿戴设备实时采集的步态等数据,实现对跑步者骨应力等的动态监测和损伤预警。

智能个性化运动处方:例如,成都体育学院发布了中医运动医学“寰枢”大模型与智能体,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和动作校正建议。

五、发生损伤后怎么办?POLICE原则

若发生急性损伤,旧时的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抬高)已更新为更科学的POLICE原则:

P (Protect):保护,立即用保护具(护具、支具)保护受伤部位,防止二次伤害。

OL (Optimal Loading):最适负荷,在有效保护下,逐步进行无痛范围内的轻微活动和负荷,这比完全制动更利于恢复。

I (Ice):冰敷,伤后48小时内,每次冰敷15-20分钟,帮助减轻肿胀和疼痛。

C (Compression):加压,用弹性绷带包扎压迫,减少内出血和肿胀。

E (Elevation):抬高,将受伤肢体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利用重力促进液体回流,减轻肿胀。

重要提示:上述措施适用于轻度扭伤等。如果受伤部位出现剧烈疼痛、畸形、无法承重或听到撕裂声,或症状持续无缓解,务必及时就医,由运动医学或康复科医生进行专业诊断和处理。

六、 特定运动需注意的损伤风险

抗阻训练(力量训练):虽然抗阻运动对改善睡眠等有独特益处,但需注意:

量力而行:避免盲目追求大重量,尤其在无人保护时进行大重量卧推等练习存在风险。

警惕胸痛:力量训练时出现的胸部疼痛需格外警惕,不应简单归咎于训练到位,需排除心脏风险。

合理补剂:在无专业指导的情况下,自行盲目服用大量蛋白粉或补剂来增肌的做法存在健康隐患。

运动是一把双刃剑,科学运动是发挥其益处、规避其风险的关键。充分了解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学会初步处理,并能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才能让我们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使用单位:绍兴文理学院

技术支持单位:浙江工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QQ群:95845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