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作者: 时间:2021-11-25 点击数:

摘要:当前社会改革给高校教师带来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他们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师整体素质和高质量教育教学效果的基础与保障。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 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了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提出高校教师心理问题应对的策略。

一、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据某项对高校教师精神状况检测的调查中统计发现:躯体化指心理冲突通过躯体反应表现出 来)、强迫症、焦虑和不安是当前高校教师群体中最主要的心理健康障碍。被调查对象中约有33%的 高校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我国普通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在20%左右。62.5%的教师觉 得精神压力很大;81.7%的教师总感心身劳累不堪但总结时又想不出自己干了什么;在英年早逝的 教师中78.1%生前曾有比较明显的心理疾患。有些教师在处理恋爱婚姻、人际交往等问题时,表现 出自卑气馁、烦恼困惑、心情郁闷、冷漠无情等症状,同事之间的关系紧张、爱发脾气、焦虑程度 偏高,有的甚至走上绝路。

二、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

(一)社会急剧变迁带给高校教师巨大的压力

教师这一职业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承受着巨大的社会期望。然而社会对教师的看法与教师 的神圣职责是不成比例的,高期望并未使得教师获得相应的高社会地位,尽管《教师法》颁布、实 施已有数年,但教师在待遇、职称、社会关注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普 及和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使知识、信息的普及化程度大大提高,网络甚至有取代教师成为信息源 的趋势,这使得教师的权威意识日渐失落,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再次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影 响了教师的个人成就感。从而冲击着教师的心理。 (二)高校管理制度带给高校教师巨大的压力

学校的管理和制度对教师各方面工作的影响都非常大。学校热衷于量化管理,制定了严格,详 细的各种检查、评比制度和规定,这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手脚和积极性的发挥,也由此给教师造成情绪上的对立,带来压力。再有,学校制度的改革也会对教师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些教师在聘任 制中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对教师身心产生很大的损害。

三、高校教师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一)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及精神境界的提高 教师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起点便是教师自身。一个对教育事业有无限热忱的教师,要想成功地 拥有教师的荣普,就必须注重对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加强自身修养,注重陶冶情操是其心理健康 培养的重要源点,为此教师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教师应该热爱生 活、热爱工作,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社会和人生。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一般来说,教师的名利欲望较其他职业的人淡薄些,所从事的工作也较受人尊重。但教师的心理冲突也 会给其带来忧愁和烦恼。消除这种状态呢的最佳方法是把心理冲突升华到追求事业的成就上来。在追 求中使自己不断达到新的境界。

(二)注重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与训练

当前,在我国的教师教育中较少注意到教师自身的情感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以认知课程为主,而忽略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鉴于此,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办学 单位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端正恋度,把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作 为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应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建立规范化、制 度化的教师心理健康培养机制,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内容和计划,加强指导和培训,不断优化教师 的心理素质。

(三)提高教师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

高校教师要学会对心理困扰的自我调适,提高自身心理的调适能力。首先:采取积极的压力应 对模式。当压力来临时先对其采取明确的认识和接受的态度,再理智地分析压力情境,在积极控制 压力情境基础上自觉调整自己。其次: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心理学上的社会支持是一种特定的人际 关系,这是心理压力来临时的强大支撑力量。对教师来说,同事、尤其是管理者的帮助和支持能有效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再次:善于调控情绪。可以运用积极认知方式,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 而调节情绪,使人增强信心,情绪饱满。也可以运用行为调节,不良情绪发生时通过改变行为可调 控情绪,如参加文体活动等。这些行为能宣泄情绪,转移注意或产生积极暗示,获得心理平衡,教 师应撕去自己身上的一些消极标签,相信自己能适应环境、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不断自我成长 开拓自己的领域。

 

使用单位:绍兴文理学院

技术支持单位:浙江工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QQ群:958455148